经管之家首页 > 经管读书 > [英文原版精装]The Darwin Economy:Liberty, Competition, and the Common Good
简介 用户评价(0)

您好,如需购买由经管之家论坛代理的普林斯顿出版社的原版精装书籍,欢迎添加客服微信咨询。请加客服微信:dzc123dzc 

 

商品简介:

Who was the greater economist - Adam Smith or Charles Darwin? This title predicts that within the next century Darwin will unseat Smith as the intellectual founder of economics. It argues that Darwin's understanding of competition describes economic reality far more accurately than Smith's.

 

书评摘要:

What Charles Darwin can teach us about building a fairer society

Who was the greater economist--Adam Smith or Charles Darwin? The question seems absurd. Darwin, after all, was a naturalist, not an economist. But Robert Frank, New York Times economics columnis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Economic Naturalist, predicts that within the next century Darwin will unseat Smith as the intellectual founder of economics. The reason, Frank argues, is that Darwin's understanding of competition describes economic reality far more accurately than Smith'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fact are profound. Indeed, the failure to recognize that we live in Darwin's world rather than Smith's is putting us all at risk by preventing us from seeing that competition alone will not solve our problems. Smith's theory of the invisible hand, which says that competition channels self-interest for the common good, is probably the most widely cited argument today in favor of unbridled competition--and against regulation, taxation, and even government itself. But what if Smith's idea was almost an exception to the general rule of competition? That's what Frank argues, resting his case on Darwin's insight that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ests often diverge sharply. Far from creating a perfect world, economic competition often leads to arms races, encouraging behaviors that not only cause enormous harm to the group but also provide no lasting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s, since any gains tend to be relative and mutually offsetting. The good news is that we have the ability to tame the Darwin economy. The best solution is not to prohibit harmful behaviors but to tax them. By doing so, we could make the economic pie larger, eliminate government debt, and provide better public services, all without requiring painful sacrifices from anyone. That's a bold claim, Frank concedes, but it follows directly from logic and evidence that most people already accept. In a new afterword, Frank further explores how the themes of inequality and competition are driving today's public debate on how much government we need.

 

精彩书评:

达尔文经济学》关于碳酸饮料税的论述相当精彩,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N. 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

  

我强烈推荐《达尔文经济学》,这是一本简明扼要、富有说服力并充满睿智的作品。

  ——200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弗兰克的书告诉我们,多多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趣的东西,而基础经济学概念会给这些行为和事件以合理的解释。

  ——198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

   

《达尔文经济学》彻底摆脱了当下时尚理论的束缚,为认识美国目前面对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畅销书《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of Political Order)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在我看来,《达尔文经济学》所传递的信息是理性经济未来的一希望。

  ——纽约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前主席 威廉·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

  

对集体行为和税收指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 给了我们一本重要而又恰逢其时的作品。

  ——超级畅销书《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作者 丹·艾瑞里(Dan Ariely

  

竞争更多的是服务于部分而非整体,无论是物种进化还是人类社会都不例外。只有傻子才会眼巴巴地指望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这本独树一帜但又不乏现实气息的著作中,罗伯特·弗兰克告诉我们,为什么说查尔斯·达尔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比大多数当代经济学家更加深邃,更加犀利。

  ——畅销书《移情的时代》(The Age of Empathy)和《人类的猿性》(OurInner Ape)作者 弗朗斯··瓦尔(Frans de Waal

 

这本明晰而又触动人心的作品,为现今关于自由社会中政府的角色问题的讨论,主宰我们的那些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口号式言语, 提供了一付完美的解药。

  ——《全球化悖论》(The Globalization Paradox)作者 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

  

罗伯特·弗兰克果断地预见到,达尔文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学鼻祖。在阅读了《达尔文经济学》之后,你肯定会希望这个预言尽早成为事实。

  ——纽约州宾汉姆顿大学生物学、人类学教授,《每个人的进化》(Evolution for Everyone)作者 大卫·斯隆·威尔森(David Sloan Wilson

  

人类合作,市场相辅,这是亚当·斯密;人类也竞争,但不仅是为了资源,还有配偶游戏中的相对地位,这是达尔文。将达尔文和亚当·斯密加在一起,便是罗伯特·弗兰克。《达尔文经济学》全书充满了令人叹服的深刻见解。

  ——《当以暴制暴失败时》(When Brute Force Fails)作者 马克·克莱曼(Mark Kleiman

  

罗伯特·H. 弗兰克的自然选择论比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更能解释诸多经济现象。

  ——《洛杉矶时报》

 

《达尔文经济学》是一本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书。它将引导你从与以往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经济学。无论您正在教授或学习经济学或进化论,还是仅仅对这些领域感兴趣,都会从此书中汲取到丰富养分。

  ——《英国卫报》

 

弗兰克在《达尔文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一个大胆的、有说服力的理论视角,重新解读自由竞争的本质与自由市场。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书评》

 

《达尔文经济学》书中的观点简洁,洞察力深邃。现代经济社会不再像斯密的现代追随者们所想的那样缺乏效率,而且许多经济问题可以相对更加容易地改善。有朝一日,这种简单的真理将不证自明。但是在那之前,竞争造成的浪费将继续让每个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

 

弗兰克认为,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精准地指出竞争的优势,达尔文则更深入地描述了个体间通过竞争追求自身利益时,却牺牲了集体利益。弗兰克还认为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动物王国,也一样适用于人类经济社会。

  ——英国广播电台(BBC

 

弗兰克不是一位学术型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他的这本书把经济学从数学中解脱出来,并为其在人们——无论是消费者、投资商还是企业家——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提供了无限的能量。弗兰克在《达尔文经济学》中指出,在经济紧缩时期,好的方法是通过削减政府奢性开支减少财政赤字。

  ——《华盛顿邮报》

 

《达尔文经济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说明,达尔文的很多关于生物学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上海证券报》

 

前言/序言

达尔文可以取代斯密吗?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行为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可谓势不可挡。该领域的学者将经济学和心理学融为一体,而他们最关注的则是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系统性偏差。正像斯坦福大学已故心理学教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经常说的那样:别人研究的是人工智能。我呢?我研究的是人性的愚蠢。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开始正式讲授行为经济学课程。当时还很少有人听说过这门新兴学科,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报名听课,我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给这门课程杜撰出一个标新立异的名称。最终,我决定把这门课称作抛弃理性选择Departuresfrom rational choice)。很自然,当时的行为经济学课程还找不到任何标准讲义。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把全部课程内容归属于如下两个标题:有悔偏离理性选择Departures from rational choice withregret) 和“ 无悔偏离理性选择”(Departures from rational choice without regret)

  关于第一个标题有悔偏离理性选择,我列举了人们容易犯的多种系统性认知错误。例如,尽管标准的理性选择模型认为人们会忽略沉没成本,即在作出决策时已发生且无法补偿的成本,但这种成本却往往以明显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

  假设你正打算离开家到50 英里(约80.47 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看一场体育比赛或者音乐会,就在此时,一场意外的大雪不期而至。如果你手里的门票不能退款,那么,你最终是否会开车出发,就不再取决于门票的价格了。

  不过,和一个拿免费门票的球迷或是音乐迷相比,一个同样痴迷并且为这张门票掏了100 美元的人,显然更有可能顶着大雪,冒险前去助阵。后者或许就会遭遇认知失误。通常,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决策是建立在这种偏差基础之上,他们就可能会感到后悔。

  无悔偏离理性选择,则是指当事人对偏离标准理性选择模型的后果不会后悔。

  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中动议者提出单边倒策略。在这个博弈中,实验者交给其中的一个实验对象一笔钱,比如100美元,然后让他提出一个在自己与另一实验对象之间分配这笔钱的比例。如果后者接受前者的提议,双方就可以按这个比例分到钱。

  比如说,第一个人提议我拿60 美元,你拿40 美元,后者接受,两人都会有所收获;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一种令人纠结的结果:后者拒绝前者的提议,这100 美元由实验者收回,双方都会空手而归。

  按照标准的理性选择模型,前者将提出单边倒的分配方案,譬如自己拿到99 美元,对方只拿到美元,因为他知道,只要有所收获,就总比一无所获更符合对方的利益。但人们很少会作出按照标准的理性选择模型,前者将提出单边倒的分配方案,譬如自己拿到99 美元,对方只拿到美元,因为他知道,只要有所收获,就总比一无所获更符合对方的利益。但人们很少会作出这样的提议,即使有人提出,也会毫无例外地遭到拒绝。而且,拒绝这种一边倒式提议的对象很少对自己的决定表示后悔。

  我的康奈尔大学前同事迪克·塞勒(Dick Thaler)与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2008 年合著了《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and Happiness)一书,在这本轰动全球的畅销书中,他们罗列了这种认知失误导致人们误入歧途的诸多方式,以及政策制定者如何构建更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的环境。他们在书中提出的每个观点和建议都让我深受启发。

  但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无悔偏离理性选择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原因很简单,某个人一旦认识到自身存在认知失误,他就有主动改变行为的愿望,而且也有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而言,其他人没有办法,也没有动机改变这些并不令他们感觉后悔的行为,即使这种行为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再回到我们的假设:按照理性选择模型设定的标准,任何事物带来的满足感,最终都取决于它的绝对质量。但一套职业装所带来的效用显然不是这样。假设几个条件基本相近的求职者竞聘一家投资银行的同一个岗位,而你就是其中之一。毫无疑问,在参加面试时仪表得体、穿着恰当,肯定会帮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仪表得体是相对而言的,就是说你的仪表比其他求职者更得体;假如你在面试中身穿价值2 000 美元的职业装,而其他应聘者的套装只有500美元,那么,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有可能更好,你也更有优势。

  当个体的优劣取决于他在同类中的相对排位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中对有效性的一切论断都将黯然失色。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面试,任何时刻都概莫能外。尽管斯密的很多当代信徒依旧斗志昂扬,但现实让他们大失所望:不受管制的市场力量已无力引导自利的个体行为服务社会公共物品。相反,独具慧眼的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却告诉我们,个体利益往往会招致军备竞赛的巨大浪费。

  比如,达尔文认为,雌孔雀偏爱在开屏时更漂亮的雄孔雀,因为在雌孔雀看来,雄孔雀漂亮的尾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它拥有更强健的免疫系统,而且可以把这种能力遗传给后代(由于代谢方面的原因,身上携带大量寄生虫的雄孔雀很难支撑较长的彩色尾羽。——译者注)。但达尔文也发现,漂亮且炫耀的尾部羽毛会让雄孔雀更容易招来捕猎者,因此在物种生存角度上是多余的。假如所有雄孔雀的尾羽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每只雄孔雀都可以像原来那样吸引同一只雌孔雀,而且每只雄孔雀招致天敌袭击的概率也比原来小多了。但任何一只孔雀都不会因为拥有漂亮的尾羽而后悔,如果开屏不够漂亮,它们求偶成功的机会就会大为缩小。同样,如果所有求职者都选择2 000 美元的服装,他们获取预期职位的可能性自然不会高于全部选择200 美元套装时的概率。但任何人都不会因为选择了更贵的服装而后悔。

  和军备竞赛一样,这些都属于所谓的集体行为,这些行为与认知失误没有任何关系。人们为求职而购买昂贵服装,与国家在军事装备上的过度开支,都出于同样的原因。由此,在独立行动的前提下,任何人或者任何国家都不会因为减少开支而获利。

  相比之下,在个体因认知失误而遭受损失时,他们既不缺乏减少损失的动机,也不缺少降低这种损失的能力。比如说,他们可以寻求更多的附加信息,或是利用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建议。他们可以通过签订契约减少自己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

  集体行为问题招致的损失不仅是个体难以弥补的,也远远超过认知失误造成的损失。通过对税收政策实施非干预性的变革,即可消除集体行为问题招致的很多重大损失。在此过程中,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预言:百年之后,经济学家更有可能将查尔斯·达尔文为经济学的鼻祖,而不再是亚当·斯密。

 

 

评论

热门推荐(5)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扫码购买电子书



已购买!

您可以到“经管之家”APP中
阅读该电子书。

扫描二维码 下载应用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